Review on CO2 curing of non-hydraulic calcium silicates cements: Mechanism, carbonation and performance
第一作者:王晓丽通讯作者:林忠财
其他作者:郭明志
通讯单位: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
论文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mconcomp.2022.104641
图形摘要

图1 碳化机理和结构演变图
论文引言

图1 碳化机理和结构演变图
论文引言
水泥生产常伴有大量CO2排放,矿物碳化技术通过将大气中的CO2长期封存为稳定的碳酸盐,因此被认为是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可行性方案之一。本文综述了所有硅酸钙矿物的水化及碳化活性,特别是γ-C2S、C3S2和CS这三种主要的水化惰性(低水化活性)硅酸钙;总结了矿物结构对反应活性及产物类型的影响,从根本上解释了碳化产物的演变过程,为碳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最后,结合CO2浓度、相对湿度、碳化温度、水灰比等因素全面讨论了改善碳化性能的有效措施,以提高此类碳化胶凝材料在水泥工业中的碳减排潜力。
图文导读
- 硅酸钙矿物碳化活性
![]() |
![]() |
图2 不同硅酸钙矿物的碳化程度 (a) 15% CO2, 35°C, 94% RH; (b) 100% CO2, 55°C, 94% RH |
- 碳化反应机理
碳化主要涉及CO2和硅酸钙矿物之间的反应,整个碳化过程如图3所示。大气中存在的CO2气体通过水泥基材料的覆盖层扩散,并从固相中诱导Ca2+溶出,然后作为CaCO3固化产物在混合物的孔隙中形成沉淀,这个过程是由扩散控制的放热反应。碳化过程发生的顺序机制主要包括9个步骤:1) CO2气体在大气中的扩散;2) CO2从大气中渗透到水泥基固体材料中;3) CO2从气体到液体的溶剂化以及高内表面积的边界层转移;4) CO2 (aq) 溶解成H2CO3溶液。该过程是缓慢的放热步骤;5) H2CO3电离成H+、HCO3− 和CO32−,这几乎是瞬间发生的,通常将溶液的pH值从11降低到8;6) 从硅酸钙相中浸出Ca2+。该反应是放热的,并伴随着混合水的部分蒸发,覆盖在硅酸钙颗粒表面的水凝胶迅速溶解,释放出Ca2+和SiO4-;7) CaCO3和C-S-H的成核和生长。润湿的硅酸钙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完成碳化,在此期间,C-S-H的快速生成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强度的发展。此外,微高温和细物质的存在会刺激成核,这些细物质充当异质核;8) 多晶态CaCO3在矿物颗粒表面的沉淀。一部分来自硅酸钙的直接碳化,另一部分来自含钙水合物Ca(OH)2的溶解,从而降低了孔隙溶液的pH值。
![]() |
图3 硅酸钙矿物的详细碳化机理 |
- 碳化产物与矿物结构间的关系
Plattenberger等人报道了母体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与CO2反应方式以及产物结构,如图4所示。当链状硅灰石与CO2 (aq) 反应时,仅形成无定形二氧化硅和CaCO3。相反,文石是假硅石样品中的主要产物,这是因为硅灰石具有辉石类硅酸盐链,由于硅酸盐链中Si-O键的高强度,能抵抗Si的浸出,导致Ca2+优先浸出。相反,多晶型假硅石具有孤立的三硅酸盐环结构,其中Ca2+与O弱键合,导致快速溶解过程中Ca和Si均等释放。γ-C2S的碳化主要产生球霰石,这主要是由Ca-O键的长度和Ca的配位数确定,γ-C2S结构中Ca-O键的配位数和长度最接近球霰石。因此,球霰石优先在碳化过程中产生,其次是方解石。对于β-C2S,由于水化速度更快,碳化过程主要涉及Ca(OH)2与CO2的反应。结果,β-C2S的结构对CaCO3晶体形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此外,由于其晶体结构的显著差异,碳酸盐的形态随初始硅酸钙相而变化很大。C3S和C2S属于正硅酸盐基团,由孤立的硅酸盐tetrahedrons组成;C3S2和CS分别衍生自sorsilicate(由双硅酸盐四面体组成) 和insilicate(由硅酸盐四面体组成) 基团。硅酸钙相的这种结构差异最终会影响反应产物的类型。
![]() |
![]() |
图4 (a)硅灰石和(b)假硅灰石的晶体结构及与CO2反应产物 |

- 总结
1) 所有硅酸钙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碳化反应(β-C2S>C3S>γ-C2S>C3S2>CS),特别是γ-C2S、C3S2、CS作为非水化矿物,也能被CO2有效活化。然而,它们的碳化动力学与水化矿物C3S和β-C2S的碳化动力学有很大不同。对于前者,CaCO3直接由碳酸反应生成,而不生成中间产物Ca(OH)2。在整个过程中,水只相当于催化剂,后者通常发生在CO2和Ca(OH)2溶液之间。
2) 母体硅酸盐的晶体结构,特别是Ca的配位数和Ca-O键长决定了其与CO2反应的方式和产物形式。Ca2+和Si4+(作为主要反应物)释放到溶液中的速率随母体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而变化,并对其产物形态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。
3) 链状硅灰石与CO2(aq)反应仅生成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方解石型CaCO3,而环状假硅灰石碳化后主要形成文石型CaCO3。这是由于硅酸盐链状结构中Si-O键的强度较高,Ca2+相比Si4+优先浸出;而环状结构中的Ca2+与O结合较弱,在溶解过程中Ca2+和Si4+释放均匀。然而,关于矿物结构与碳化产物相关性的研究较少,无法从矿物结构进行理论推导。
2) 母体硅酸盐的晶体结构,特别是Ca的配位数和Ca-O键长决定了其与CO2反应的方式和产物形式。Ca2+和Si4+(作为主要反应物)释放到溶液中的速率随母体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而变化,并对其产物形态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。
3) 链状硅灰石与CO2(aq)反应仅生成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方解石型CaCO3,而环状假硅灰石碳化后主要形成文石型CaCO3。这是由于硅酸盐链状结构中Si-O键的强度较高,Ca2+相比Si4+优先浸出;而环状结构中的Ca2+与O结合较弱,在溶解过程中Ca2+和Si4+释放均匀。然而,关于矿物结构与碳化产物相关性的研究较少,无法从矿物结构进行理论推导。
- 作者简介

王晓丽,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,20级博士,主要研究涉及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、低钙硅酸盐水泥制备及固碳技术应用,博士期间已在CCR、CCC和建筑材料学报发表论文3篇。
邮箱:wxl13615428510@163.com